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大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建设在线启动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0-04-26 作者: 点击:

4月20日下午,“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建设启动会在线举行,旨在将全国首个北斗行业、校级首批立项北斗微专业建设扎实启动推进。启动会进行北斗微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计划、课程规划与建设、实践与创新学习平台及新工科专业特点等工作部署,北斗微专业聚焦国家北斗战略发展亟待解决和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超前布局新时空+智慧产业相关新工科微专业,探索灵活、先进微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专家曹冲研究员、北京市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李东航主任、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精选内容部总监陈弘、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副院长张立国研究员、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王永教授、山东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于治国教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学院副院长赵志桓副教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学院房华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海洋学院王胜利副教授等单位代表30多人参会。会议由“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负责人、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系主任邢建平教授主持。

邢建平首先系统分析了设置“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的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意义,介绍了北斗微专业的新工科教改建设背景和目标,结合集成电路、物联网、软件工程等专业建设,对传统工科专业方向提升;具体以北斗微专业基础层、专业层、实践层、创新层协同育人体系,以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培养方法改革为重点,具体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指引、以兴趣找起源、以能力核目标、以方法突重点、以实训来突破、以网络达平台、 以比赛大检验、以过程建档案,以真实北斗工业产品抽象约化用于教学设计,形成教学 练训赛考评管全过程链;详细阐述了北斗微专业建设的专创融合的培养方案、课程规划、学习平台等,优化课程知识结构,优化科教、产教协同育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北斗课赛结合、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的实践特色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面向创新方法、创新创业实战,红色思政、提升终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以“互联网+”为载体,运用 MOOC 化、在线学习、反转课堂等方法,加强资源共享慕课、实践双创课等建设,建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并在应用新技术、新平台,优质课程、师资等共享,解决山大一校三地共享难题,建立推广全国资源共享、协同机制方面提出了建议设想。

曹冲代表中国卫星定位协会对全国首个北斗微专业立项建设表示祝贺,指出北斗卫星导航作为国家重要空间信息基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意义重大;北斗新时空新工科理念和专创融合的微专业新机制升级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紧缺人才培养相关学科专业点,指出要自主突破创新驱动、科教产教业界同步、系统工程项目实践、专通异构网络协作、空地协同陆海一体、时空融合分级服务、课训一体智慧资源、虚实结合能实不虚、产学研一体,形成北斗高精度导航多元协同生态链,产业延伸方面,重点需要围绕核心算法、核心芯片、高端器件、操作系统等,攻克基于精准导航+安全可信传输+5G 增强网络+多源感知人工智能可视融合终端以及异构网关集群的新一代芯片解决智慧产业多要素移动、亚米级、大容量和时间同步、实时性等共性技术的攻关与成果产业化。特别是在高阶、高层次北斗人才的培养方面,以及拓展北斗开源项目的教学方面,有利于快速推动全国北斗重大工程+新基建+项目驱动+创新方法学科专业方向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解决国家“北斗新时空+智慧产业”协同实践育人缺失问题。

李东航指出北斗微专业联合了全国10多个北斗科研、产业和学校协同推进,立足国家自主北斗芯片算法、板卡终端、通信网关、协议标准、软件平台、地图服务等 “卡脖子”技术战略需求,建立全国首个北斗新时空战略、新基建、集成芯片、精准时空、陆海一体、空地协同等必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微专业机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发挥产学研协同优势,联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具体合作组织开展有关工作。

王永结合自身攻克北斗接收机芯片技术和产业化的经历,对北斗芯片级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践与创新教学平台的研制的方向、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立重大应用+系统论 +方法学+ 工程的教学实践,创新方法、工程、北斗导航、集成电路设计、数理建模与应用等交叉,高效为国家输送对口特殊、专业技术人才问题。

陈弘详细介绍了智慧树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共享慕课、应用新技术、进行优质课程、师资等共享模式,特别是介绍了与北京大学微专业前期建设经验,建议北斗微专业在打通校际、校企、院系壁垒,全过程、广覆盖、普收益、可持续建立推广全国资源共享、协同机制方面合作协同。

王胜利建议以实战项目为牵引,依托“北斗新时空+智慧产业”实践平台,研发建立项目科训为引擎的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开发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形成完善的“北斗新时空+智慧产业”多学科融合新工科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

房华建议建设适应多层次、多类型共享工程教育实验实践平台,新增与微专业认证建设相关的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新工科交叉人才培养提供学习实践环境支持。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问题的科训、竞赛实践教育体系,解决新工科、新理科、创新教育等传统专业划分过细难题,全面提升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

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改革对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任务、过程、能力提升为主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提出了全新要求。近期根据《山东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0)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公布了2020年微专业建设立项项目17项,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入选A类。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 展白皮书》统计,2019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 4000 亿元,需求专业 人员 200 万,“中美贸易战”、“中兴事件”对我国北斗集成电路为代表产业人才需求 迫切。北斗卫星导航作为国家重要空间信息基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意义重大。

“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工作目标:立足国家自主北斗芯片算法、板卡终端、通信网关、协议标准、软件平台、地图服务等“卡脖子”技术战略需求,建立全国首个北斗新时空战略、新基建、集成芯片、精准时空、陆海一体、空地协同等必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微专业机制,“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与新工科、新理科嫁接,创新创业、通识 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打通校际、校企、院系壁垒,全过程、广覆盖、普收益、可持续,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以供给为中心”到“以需求为中心”转变,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强实践能力北斗高素质人才。建设原则:自主突破创新驱动、科教产教业界同步、系统工程项目实践、专通异构网络协作、空地协同陆海一体、时空融合分级服务、课训一体智慧资源、虚实结合能实不虚。支撑国家时空新基建和新时空产业变革和保障国家安全,深度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应急、交通、海洋、空天、农业、环保、网络空间安全等战略必争领域人才融合培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