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为重温烽火连天的历史,感受沂蒙精神的深邃与伟大,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齐鲁红韵寻迹队踏上了“追红访情,寻踪红色脉络”的社会实践之旅,来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不朽传奇的齐鲁大地上,孟良崮以其巍峨之姿,静静诉说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孟良崮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中的一次关键转折,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抗敌的光辉篇章,更是党群一心、军民团结的生动写照。站在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我们仿佛能听到那激昂的战歌,看到战士们前赴后继的身影,以及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温暖画面。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解放军的士气,使我军由弱转强,使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奠定了基础。
探寻红色故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馆内随处可以听到《沂蒙颂》,曲调悠扬,歌词字字讴歌着沂蒙精神。据解说员讲解,孟良崮战役中,车轮滚滚,担架如林,沂蒙人民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民工人数与部队人数之比达到3.7:1。出现了“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抚养革命后代,沂蒙妇女勇架火线桥,“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动人场面。陈毅曾深情感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沂蒙精神最质朴、最动人的诠释。这一幕幕画面让我们团队成员明白,在民族危亡之际,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正是人民军队铭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永远不变的军魂,牢记兵民是胜利之本,万众一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终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
走进孟良崮,山东大学齐鲁红韵寻迹队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学习先辈们那种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沂蒙精神,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一种团结的力量,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力量,激励着年轻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促使着青年坚守崇高理想信念。通过本次活动,团队成员对齐鲁文化、沂蒙精神有了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际的切身认识,贯彻响应了“寻迹红色齐鲁,传承革命精神”的活动理念。
文/郭业阳、彭帅、杨蓉宇 图/李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