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百年峥嵘党史,弘扬百年红色精神,7月2日下午,微电子学院于软件园校区教学5区207教室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宣讲。学院本科生舒文兵与杨家欣担任主讲,学院部分本科生参加。
首先,舒文兵从党的百年奋斗史出发,讲述了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的故事。黄昆在赴英留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通过友人了解到新中国的建设前景,于是甘愿放弃国外优待,毅然回国,“愿将知识用来参加祖国建设”。回国后,看到国内教育知识体系的薄弱,黄昆又毅然搁置了十几个大有前景的研究项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1958年,黄昆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随之而来的建设高潮中和学生一起夜战、建工厂、参加义务劳动。
黄昆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党的光荣传统”,诠释了“能与党同甘共苦的精神”。最后,舒文兵呼吁全体同学以学术知识武装头脑,用共产主义充盈灵魂,为我国芯片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接着,杨家欣讲述了我国微电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的事迹。许君衍年轻时迫于生迹随母四处奔波,学习时续时断。而进入北京大学遇到黄昆教授后,黄昆在学术上把他领进了半导体科学的新领域,从此他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献身微电子事业的生涯。在以后的科研中,鉴于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需要,许居衍除继续关注科研生产以外,还涉足了微电子技术经济研究领域,从而为国家微电子技术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许居衍院士主动利用自身的学科知识优势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后摩尔时代,无序出枭雄”,鼓励当代青年人应当抓住时代机遇来进行创新,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杨家欣认为,当代青年应以许居衍院士为榜样,在微电子领域不断探索、向前。
两位为我国微电子行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激发了学院学生在微电子行业刻苦钻研、以身报国的热情与决心。学院学生结合宣讲内容畅谈个人学习体会与启发。学院2020级本科生于水欣的发言,道出了与会学生的心声:黄昆和许居衍,不仅是我们专业领域的一代宗师,更是赤诚的共产党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爱国爱党之心相结合,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建设尽一份力。我们作为微电子学院的学生,有这样伟大的榜样引领前进,必当自强,用自己所学,为祖国、为党、为人民贡献青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