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赓续青春薪火,传递青年新声”调研宣讲团前往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创新家庭农场进行实践采访

发布日期:2022-08-15 作者: 点击: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在中央及各地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家庭农场和旱稻产业发展的现状,挖掘参与家乡建设的青年的故事,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赓续青春薪火,传递青年新声”调研宣讲团前往泰安市岱岳区马庄创新家庭农场进行参观,并采访了山东农业大学张桂国教授。

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创新家庭农场是泰安市第一家家庭农场,农场主要种植黑小麦、绿小麦、旱稻等特色农作物和新品种的试验及示范展示,是一家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型农场。

8月12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农场旱稻试验田进行实地参观,农场有很多具有优良性状的旱稻,例如抗倒伏、抗虫害、高产等等。在对农场负责人张来广的采访中,他提到,旱稻比水稻能够节省70%以上的水资源,适合在北方广泛种植。同时,农场把原来传统的小麦玉米模式转化为小麦玉米旱稻模式,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一份贡献。同时,旱稻的穗和秆形成粮饲兼用新模式,其高产特性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响应了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

同时,作为平家村的村民,在被问及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以后乡村的变化时,张来广说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家村不断地发展,一直以多业并举为主,营造新农村的形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一批青年人才,就业于各个岗位,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人才回到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去。

在参观完毕后,团队成员对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桂国进行了采访。张桂国教授是山东省牧草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饲草营养岗),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反刍动物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草业科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他的团队与创新家庭农场一起培育旱稻品种,实现产教研结合。

在问及旱稻品种的意义时,张桂国提到,谁有种子,谁就有话语权。稻子是中国人较为普遍的口粮,所以旱稻的种植与培育更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如果能够改变“夏玉米,冬小麦”的模式,增加旱稻的品种,能够增加生物品种多样性,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张桂国教授的团队中,研究生占主要部分,他认为青年的创新思想在其团队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前往试验田亲身实践让团队成员普及了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也体会到了农业农村事业的辛苦,有利于团队成员忆苦思甜,将青春更好地融入国家振兴事业中。同时,通过采访专业人士,使团队成员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接下来鼓舞青年投入到家乡建设,发挥属于青年的创新力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孙铭骏 张子睿

图|张皓月 任政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