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团动态 > 正文
党团动态

科创文化节系列活动——竞赛攻略分享会第二期圆满完成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点击数:

为帮助全校对电子竞赛爱好者深入了解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电赛”),明晰备赛方向、提升备战效率,10月26日,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芯”发展学业辅导工作站与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了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备赛分享”为主题的竞赛攻略分享会。活动邀请电赛获奖选手李以诺、苏裕梁担任主讲,系统拆解赛事要点并分享备考策略。

李以诺首先详细介绍了电赛的基本情况与重要地位。该赛事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起,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行业认可度最高的本科电子设计类赛事,位列保研“十大赛事”名录。对我校学生而言,电赛是学校认定的“十大竞赛”之一,其考察的数模电、C语言等核心内容与集成电路等专业课程高度契合。参与赛事不仅有助于保研加分,更能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让个人简历在推免、考研面试中更具优势。

在赛事制度与流程方面,电赛采用“奇偶年分级办赛”模式:奇数年举办全国赛,偶数年举办省级赛,便于学生提前规划备赛周期。竞赛于每年7月30日至8月2日举行,实行“四天三夜”集中竞赛模式,要求3人组队完成作品全流程设计与制作。评审环节中,作品封箱后先经省级测评、综合测评(全封闭考核,仅允许携带纸质资料),优秀作品晋级全国测评,需赴指定高校参与二次评审。

核心赛题解析环节,李以诺聚焦仪器仪表类赛道。该赛道是电赛核心赛道之一,适合模电、数电、单片机基础扎实,且会基础焊接与编程的学生,是新手的优选方向。在技术上,该赛道注重系统精度与运行可靠性,需完成“信号调理-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全流程设计,对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要求比较高。他结合往年赛题,重点解析了2025年G题,帮助同学们建立对该类题型的基

本认知。

围绕备赛核心能力与团队建设,李以诺与苏裕梁分别介绍硬件手与软件手所需掌握的技能:一是理论与编程基础,需吃透模电、数电的核心原理,精通 C 语言编程,深入理解 STM32 系列单片机工作机制;二是实操与仪器运用,要能熟练操作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四件套”仪器,具备高精度焊接与电路调试能力。两位主讲人均强调,软硬件选手虽各有侧重,但需兼顾两类技能。团队组建采用3人模式,需明确岗位分工,提前磨合,选择具备统筹协调与表达能力的成员担任队长,以障任务高效推进。

在备赛资源与实战建议方面,同学们可利用哔哩哔哩平台的“江协科技”“正点原子”等资源学习单片机,参考“菜鸟教程”巩固编程语法,通过HDLBits平台学习Verilog语言。相关学生组织也可提供实验室场地、基础元器件及常用仪器借用服务。在实战中,建议优先研习全国赛历年真题,强化电路布线规范性,降低作品运输损坏风险;同时选定核心开发板并深度掌握其功能,提前完成常用元器件驱动程序开发与调试,避免竞赛中重复劳动。

本次分享会的成功开展,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备赛指导,更增进了大家对仪器仪表类这一重要题型的了解。电赛是锤炼工程实践能力、展现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相信本次分享会能进一步激发电子专业学生与跨专业爱好者对电赛的兴趣。后续,竞赛攻略分享会将继续邀请其他电赛选手分享竞赛经历与实战经验,助力广大同学迈出科研探索的第一步。

图文:陈奕硕,关迪桓

集成电路学院“芯”发展学业辅导工作站 集成电路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