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信息技术变革浪潮,推动中国RISC-V生态体系建设,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东山计划——RISC-V人才生态建设”战略(以下简称“东山计划”),为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该战略以“产学研协同、实践驱动、生态赋能”为核心理念,推进开源芯片领域人才培养,构建中国RISC-V生态人才的培养高地。
技术背景:芯梦启航筑生态,双阶规划育英才
“东山计划”由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吴天柱、算能高级副总裁高鹏、智能创新研究院首席架构师戴鸿君等专家共同发起,旨在应对当前我国RISC-V生态建设中所面临的“人才断层”与“产业需求脱节”的双重挑战,强调以“问题导向”和“工程思维”推动教育改革,通过校企资源整合,构建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贯通培养体系。
该计划分为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24年至2027年,将逐步落实“东山一号”教学平台部署、“RISC-V人才生态建设”“东山二号”集群研发以及“RV人才生态深化”四项重点任务;第二阶段计划到2030年,力图实现“万名学子应用、十万次技术贡献”的总体目标。

谋划设计:产教融合绘蓝图协同创新领生态
在“东山计划”战略合作系列讨论会上,校企双方围绕当前挑战坦诚交换意见,深入探讨产业实际需求与教学改革方向,为推动更深层次的产学研融合奠定了务实基础。
吴天柱指出,当前我国RISC-V生态建设存在校企资源整合难、教育产业对接难的问题。“东山计划”努力将山东大学打造为RISC-V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从“技术跟随者”迈向“生态引领者”。
高鹏表示,算能将秉持“产业反哺教育”的使命,投入硬件平台、技术文档及工程实践资源,支持课程开发与实训建设,为学子提供“一站式”成长平台,助力其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最终构建“人才-技术-产业”正向循环的生态机制。

创新实践:东山派发启新程,实操砺芯向未来
基于现有规划,集成电路学院将RISC-V人才培养确立为本科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并隆重推出“东山派项目”,将RISC-V开发板课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

“东山派项目”是学院面向全体本科新生打造的一份融合软硬件能力的特色项目。它集成C++与RISC-V开源软硬件学习平台,旨在助力学生开启自主学习、探索芯片领域的新征程。迎新期间,学院向2025级本科新生发放“东山派”开发板,旨在协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前体验专业实践场景。
在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会暨重点企业推介会上,戴鸿君详细阐述了“东山计划”的背景、内容与使命,并与济南高新区、集成电路学院及软件学院专家代表共同启动项目,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迈入新阶段。

未来,山东大学将联合更多生态合作伙伴,持续推动“RISC-V人才认证体系”与“RISC-V软硬件评测标准”建设,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锤炼技术,逐步推进中国RISC-V人才生态高地建设,为开源芯片领域注入新动能,为全球RISC-V生态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