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团动态 > 正文
党团动态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大学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0日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构建“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特色育人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大学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内容

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国际赛道。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二)红旅赛道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三)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另行通知。

(四)国际赛道

国际赛道另行通知。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我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国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三)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四)以上信息均参照《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2025国赛通知发布后,校赛将根据最新赛制做调整。

四、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面向我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0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团队必须确定项目负责人1人,由项目负责人报名参赛。每位参赛人员最多只能担任一个项目负责人,但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参加其他项目。跨校组建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须由我校学生或毕业生担任,项目报送单位须为山东大学。

五、比赛赛制

大赛采用院级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

六、赛程安排

院级初赛阶段:1月14日—3月24日。院级初赛采取院赛方式组织开展。各学院需完成院内宣讲、组织发动、项目挖掘、项目辅导、院赛评审,推荐优秀项目参加校级复赛。

校级复赛阶段:3月25日—4月14日。校级复赛采取网评方式。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推荐项目情况,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网评,选拔优秀项目进入校赛加速营,并参加校级决赛。

校级决赛阶段:结合省赛要求,拟于5月份完成。校级决赛采取现场答辩方式。校团委将根据省赛安排,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现场答辩,并选拔优秀项目参加省级赛事。

根据往届工作安排,省级赛事拟于7月至8月举行,国家级赛事拟于9月至10月举行。

七、大赛奖项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八、集成电路学院赛程安排及提交方式

1.将项目材料打包,于2025年3月5日前发送至邮箱sdu_ic_sstia@163.com,邮件统一命名为“队伍名+负责人姓名+2025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材料”。

2.后续相关校级初赛相关通知将在钉钉群内发布,请有意向参与的同学扫码加入: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1.大赛交流QQ群:

高教主赛道赛事交流QQ群:292472184

红旅赛道赛事交流QQ群:1023374035

产业赛道与国际赛道赛事交流群另行通知

2.校级选拔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韦老师 0531-88361338/18766318157

南老师 0531-88369964/15098806256

3.集成电路学院选拔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张同学 15968615093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大学校内选拔赛各赛道参赛要求汇总表

附件2:山东大学参赛保障与奖励办法

附件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